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3的文章

用心交會

  進行藝術治療的活動表現著重在自發性的表達,在自發性表達之前,治療師必須為缺乏藝術表達經驗的成員說明媒材的使用,甚至需要簡短示範,但最重要的是象徵性的溝通而不是美感的產生 (Malchiodi , 2008) 。當成員第一次面對空白的紙張時,會有一些焦慮,因此放鬆心情是很重要的 活動名稱:用心交會 材料:畫紙、粉蠟筆、音樂 活動簡介: 1 閉上眼聆聽一段音樂,先放鬆心情 2. 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隨著音樂的旋律在畫紙上移動 3. 結束聽音樂畫線的活動後,在線條交織所構成的空間內填上喜歡的色彩 4. 完成作品後,分享作畫的心情與發現   溫馨提醒: 1. 作品分享時,視成員的年齡和設定的目標做不同的引導,若是著重在放鬆,只要分享作畫的經驗與情緒。但若想帶入對粉蠟筆特性的發現,領導者可以引導是否發現粉蠟筆不透明、覆蓋、重疊、輕重等特性與效果。 2. 年紀越大的越少有這樣的經驗,甚至不知如何開始,因此前面的暖身要長,同時講解要更仔細,或是簡單的示範。   註: Malchiodi A. C main editor ( 2008) 。藝術治療 ( 心理專業者實務手冊 ) Handbook of Art   Therapy( 陸雅青等譯 ) 。 學富文化 ( 原著出版 1990 )

高齡藝術教育與治療

          自從有人類視覺藝術就與生活結合,隨著教育的普及,藝術學習也跟著被重視,並成為孩子成長中重要的學習活動,雖然不同的藝術教育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如 藝術教育是要讓人在創作過程中,變得更有創造力,這樣的能力可以應用任何領域中或是藝術學習是涵蓋藝術形式創造力發展、美感知覺能力的培養,對文化現象的理解力( Lowenfeld1957/1991 ; Eisner1989/1990 )。皆了說明藝術教育是提供一個想像力的出口,讓心靈得到正常的發展,同時藝術從創作歷程中經驗到表現的信心與能力。 然而隨著高齡化社會,眾多研究高齡議題的學者也探討著藝術創作對高齡者的影響,從研究中顯示藝術給人們一種控制和掌控的感覺,在藝術領域中,創造新的事物和無窮盡之美的事物,給人極大的滿足感和能量。當高齡者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掌控感,與進行有意義的社會互動時會為他們帶來積極的健康結果( Cohen, 2006 )。更多的學者綜合研究提出藝術創作提供高齡者身體、心理、認知、文化涵養與人際關係等多方面的正面影響。 由於高齡者的生活經驗豐富,有足夠的理解力,雖然成長過程中對藝術創作也許有了偏差的認知或是因沒有創作經驗產生害怕或排斥,甚至在藝術表現上自我否定。但只要教師可以提供他們有系統的學習、多元媒材的選擇、多給予成功的機會,減少其挫折感。再加上他們擁有比年輕人更好的耐心與專注力的特質優點,當長輩感受到創作所帶給他們的內在平衡之效益,與學習新技巧的成就後,自然會產生學習的動機,甚至會依附藝術創作來紓解壓力。 面對高齡者的族群進行藝術治療, Buchalter (2011) 在 “ 高齡藝術治療與創造性因應技巧 ”(Art Therapy and Creative Coping Techniques for Older Adults) 一書中提到,即使是失能或有疾病的高齡者他們也希望能像一般的成人一樣受到尊重,但又不希望過於特別的照顧或幫忙,因此身為領導者要察言觀色,觀察他們的臉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也要意識到其實高齡者的獨特文化獲得認可或讚賞時,治療過程會更加有效和愉快。 在高齡者不易表達或察覺的內心情感和情緒的狀態下,透過活動的進行和藝術創作的表現,引導高齡者察覺自我的壓力與情緒,同時在分享與聆聽的過程中,體驗到同溫層的溫暖與支持。 高齡者在經過風風雨雨的生命歷程,有很多的內

透過藝術與自己共處

         當一位長輩分享她在長途車程上隨筆的塗鴉,看著時而細緻,時而抖動的線條,配上快速的書寫。可以想像她當時的情境,也同時看到她放鬆心情與自我相處的美好時光,難怪她會說轉眼間目的地已經到達。 「藝術」兩字,不同的藝術教育學者和哲學家對其做了不同的解釋,有學者認為藝術是一種具有心靈、情感和精神內涵,有認為是一種直覺,它和美是有區別,也有認為藝術是經驗再創另一個經驗互相交織的 ( Lowenfeld, 1957 ; Read, 1931 ; Dewey, 1980 )。康德和席勒更認為藝術可以是遊戲不需要考慮社會責任,只求自我的樂趣。對著這麼多不同藝術定義,似乎只有親身經歷方能理解學者的詮釋。 和高齡者共同經歷一年多的創作,他們分享體驗到創作時心靈的平靜與經驗交織的過程,更感受到內心的滿足。有時在創作的過程中,內在的矛盾也因而化解。這樣的美好經驗,若是沒有親自體驗,是難以從文字或是他人的解說有所體悟的。過去他們也認為藝術創作就是追求表現一幅完美作品的工作,也曾經對繪畫產生恐懼與排斥,而今能由衷地體驗到藝術創作帶給她們的價值,這樣的回饋給了我更多的動力推展高齡藝術創作與治療結合的活動。 面對全球高齡化的社會趨勢,年輕人所要面對的生存壓力,大過以往的社會型態,因而高齡者需要學習獨立,不僅是經濟獨立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要追求精神層面的獨立,要認識到不能過度地依附晚輩,學習跟自我心靈溝通。藝術創作是一項很好的途徑,不受環境的干擾,不受媒材限制,即使身邊有簡單的紙和筆都可以滿足內在的需求,排除焦慮的情緒與時光。

水裡的魚

在經過多次的水溶性顏料使用後,同時也有簡單的生活物品與植物的描繪,轉換成看著圖片描繪變成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較複雜線條的魚,對長輩也不會構成挫折,尤其魚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是很熟悉的。因為不讓長輩擔心畫錯怎麼辦的困擾,提供鉛筆讓他們構圖,再給予油性簽字筆進行描繪,如此能增加主題的清晰度,也讓高齡者對繪畫建立更強的自信與興趣。 活動名稱:水裡的魚 準備材料:魚的圖片、水彩顏料、水彩用具、鉛筆、簽字筆 活動簡介 1. 事先準備不同種類魚的圖片提供給長輩欣賞與選擇 2. 在長輩選擇喜歡的魚後,老師可以選擇異於長輩所選擇的魚作為示範,避免長輩模仿老師的造形。 3. 先用鉛筆描繪再用簽字筆畫出細節,也可以只用鉛筆構圖後直接上色。 4. 描繪魚的圖形之後,鼓勵長輩進行聯想創作 5. 上色時可以特別強調,因為要認識紅色、藍色與紫色之間的混色與配色,鼓勵海水可以嘗試將這三色進行混色。 6. 作品分享 經驗分享 由於第一次這麼仔細地描繪,結束後長輩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成就感,也增加了不少的自信。從作品也可以了解到長輩的表現與孩子是相近的,當他們有圖片參考時,可以將魚的特徵清楚地呈現出來,但面對想像時很多圖式也呈現概念化。因此在指導時不可以用專業的角度去要求,需要接受他們任何表現形式,對之後要做心象表達時才不會出現我不會畫的退縮。 繪畫媒材的選擇是多元的,水溶性顏料就有水彩、廣告顏料和壓克力顏料等。由於高齡者多數沒有使用過水溶性顏料這樣的媒材,會有一種新鮮感和驚喜。但在教師的準備與製作過程中相對的也比較繁瑣,因此漸進性地提供學習的內容更為重要。所列舉一系列的水溶性顏料課程和造形的基礎能力的培養,提供設計的參考,相同的目標以不同的主題來進行,可以延伸出很多的活動,同時也讓長輩有更多練習機會。

黃昏時刻

  透過攝影的圖片引導成員回憶過往的經驗,為了要練習混橙色系,同時用墨汁表現明暗差,因此選擇的圖片可以盡量是逆光的作品,讓長輩有視覺的經驗。 活動名稱:黃昏時刻 準備材料:黃昏的圖片、紅黃橙顏料、墨汁、彩繪之工具。 活動簡介 1. 欣賞黃昏的圖片,並互相分享對黃昏有什麼特別的經驗與記憶 2. 提供紅、黃第一色,與第二色橙色,並示範用此三種色彩進行混色。 3. 用不同的暖色系來表現黃昏的背景 4. 利用墨汁將自己過去在黃昏時特別的記憶表現出來。 5. 作品分享 經驗分享:    雖然大家的描繪能力有限,但似乎兒時鄉下的時光還是最為快樂,雖然大家都住在城市,但鄉下的景色記憶猶新。雖然之前有過混橙色的經驗,但多數長輩還是不是很清楚,重點在體驗與經驗的呈現不要過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