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2的文章

小女孩的願望

         雖然已經下課,但在課堂產生的情緒卻始終沒有辦法放下,今天讓孩子將自己蓋印的花布剪成漂亮的衣服送給喜歡的人穿,其中有一個小女孩她先剪貼給媽媽,第二個是自己,接著她說我也要做我爸爸,我爸爸和媽媽現在沒有和好,我希望他們可以快一點和好。在天空中她先畫了一隻小鳥,接著畫小鳥媽媽,鳥媽媽的後面接著當然是小鳥爸爸。溫馨的畫面是她的期望,我只能跟她一起祈禱,面對一個四歲半的小孩,我不知道要說些甚麼?我的心跟她一樣難過。課後我將她的心情跟奶奶分享,才知道她媽媽沒有和她住,她一直很期待全家可以住在一起。奶奶也很希望媽媽可以聽到小女孩的心聲。          孩子細膩的心思往往是被大人忽視了,如何讓大人的問題不傷害到小孩,真的是需要很有智慧。夫妻間的小爭執都會影響小孩的,記得兒子三年級我和先生有過爭執,隔天他在學校就不能專心上課,還好他的老師心細馬上跟我溝通。我們夫妻才發現到因為家中的氣氛一直很好,所以孩子無法接受突然的變化,這樣的經驗讓我們知道,在孩子面前不能毫無理性地爭吵,甚至失控。面對小女孩的問題我真的只能在心中幫她祈禱,希望她的願望可以實現。

想教他成為怎樣的孩子

       姪女在懷孕時寫EMAIL問我如何教養自己的小孩時,真不知如何給她回覆,教養孩子在坊間有太多的資料和書籍。雖教過上千個學生但真正陪著孩子長大的只有一人,而他又是先天好養的孩子,因此教養經驗實在不能和坊間無數的教養書籍相較。然而在姪女產下一個小龍女之際,我這個長輩似乎需要回應她的問題。         當父母是真的需要學習的,而且每人所面對的問題是不可能一樣的,很多有心的父母將自己成功教養的方法彙整成書與人分享,受惠了很多初為人父人母。然而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所需要的必然不可能一樣,別人的經驗也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小孩,但有些大方向是可以作為參考的。          很慶幸初為母親之際,正好重回學校修幼稚教育的課程,因此不僅認識兒童的生心理發展、也學習了營養學、和不同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這些基礎架構讓我少了擔憂和徬徨,接著一路上掌握自己對生命的價值和自己小孩的特質,隨著他的成長慢慢調整所扮演的角色。在孩子未成人之前,我堅持幾點大方向: 一、把孩子當成平凡的人         全天下的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但縱使他(她)是龍是鳳還是一個人,只要是人就需要被關心與照顧、會經歷成功和失敗,並有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更擁有人性的弱點和優點,及脫離不了社會學習。         在他幼小脆弱生命我可以做的就是盡量給他自然的食物,但如果不能控制的情況下也就隨緣,可以自己照顧就不假藉他人,如果不能親自照顧也不會因此而自責,必須讓他知道父母所面對的問題。在他經歷失敗時,想哭就讓他哭,想發脾氣就讓他發洩,但不能破壞東西,因此嚴禁爸爸在孩子面前生氣時摔東西(爸爸配合度還好)。         當因為人性惡的部分啟動他做了不該做的事,就是親子對談最久的時候。如兒子偷藏別人的玩具被發現,那害怕的心靈馬上展露無遺,因為他是一個平凡人,因此自然不會在第一次就用責罵的語氣對他,但不能讓他發生第二次,因此整整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和他討論人性的慾望與自己小時候曾經做過的錯誤所心產生的心理煎熬,來同理他當下的感受。並引導他思考及說出未來如何用正確的方法滿足心中的慾望,這樣的經驗之後從六歲到成人我不需要再為相同的事煩心。九歲時發生排擠弱勢的同學,感謝當時導師的告知,讓我即時介入協助他成長的機會。我先聽他敘述對那位同學不滿的原因,再讓他知道人的多樣,和先天的不同,

孩子我為你高興

離開台灣最讓我擔心的是幾個大寶貝 上次回台灣時間匆匆但還是想看看他們 我知道他們不會對我說什麼? 但只要看到他們心裡就覺得滿足 這次同事告訴我有一位已經在洗車場工作 我到工作地點去看他 當我叫他時他笑了一下問他還記得我嗎? 他說老師姓黃,我回答說是的要他繼續手邊的工作 他就轉頭繼續他的工作,看他臉上泛起的笑容及偷瞄我兩次 我知道他一定很高興我的出現。 他認真地將每部車擦乾,也會問車主有沒有垃圾要丟 當要離開跟他說再見他也回應老師再見,雖然還是低著頭。 離開洗車場的路上,想到他可以每天摸著他小時候喜歡的汽車 真為他高興,記得他小時候常常說要幫我洗車, 且可以說出甚至畫出不同車子的標誌。 真的很感謝雇主給他工作機會, 讓他成為社會一個螺絲釘。

比分數更重要的事

作者: 洪蘭 親子天下 – 2012年6月22日 上午11:30 一位朋友的女兒想來台灣自助旅行。朋友寫信請我就近照顧一下,因為辛蒂才十七歲,尚未成年,她有些擔心。 辛蒂抵達後,第二天一早,悄悄起床,幫我把廚房和廁所洗得乾乾淨淨,還去外面把陽台也掃了。我很驚訝,她說:「有時差,睡不著,而且做這點小事不花什麼力氣,」又說:「力氣是最用不完的,睡一覺明天又有了。從小到大,我媽總是告訴我看到事情就去做,不要管是誰的,因為只有從做中才能真正學到東西。」我想起她母親也是研究神經的,不禁點頭。 的確,在實驗上看到經驗是促使神經連接最好的方式。神經的迴路經過反覆練習,連接得又密又緊,原本需要很多神經元才能做的事,在熟練後,一點點神經元就可以圓滿完成任務,活化的區域不但減少,還會改變地區。例如,小提琴生手和大師在彈奏時,大腦活化的區域不同:生手的小腦會大大的活化起來,而大師只有一點點;大師活化最多的是前運動皮質區,表示他在拉這一小節時,已在預期下一個動作了。所以古人說「熟能生巧」,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做,因為孩子需要經驗來幫助神經連接以強化學習。 因為辛蒂很有禮貌,我就介紹她去台中的好友家住。沒想到,台中的朋友也很喜歡辛蒂主動做事的態度,就介紹辛蒂去她台南的娘家住。這一路上,因為辛蒂不偷懶,肯動手,笑口常開,她遇見的每一個人都自動幫她安排各種行程,使她在台灣玩得非常愉快。台中的朋友還說她念高二的兒子本來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跟辛蒂談了兩晚以後,不一樣了,振作起來了。 原來她兒子平日除了讀書,什麼事都不會做。台灣的孩子光讀書時間就不夠了,怎麼可能去做別的事?但辛蒂告訴他,人生除了考試,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她問他:「你考完試想做什麼?」他答不出來,說:「還沒想過。」她說:「在你還沒想到時,世界上已有很多跟你同齡,甚至比你更小的人,已在想同樣的事了。他們在生活中,已經開始替自己蒐集未來可用的資料,累積未來可用的人脈和經驗。你如果現在還沒想,將來怎麼去和別人競爭?」又跟他說:「天下只有自己的母親會容忍你的壞習慣,無數的其他人是不會的。如果你不做,別人沒有義務替你做,你只會看到別人飛黃騰達,而你連門都進不去。」現在她兒子乖了很多,常常伸手幫忙了。 我想起前幾天,美國有個家庭因為他們四歲和七歲的孩子在飛機上亂跑、不肯綁安全帶,被機長趕下飛機。很多人上網罵這對父母,說

漫談我們的孩子們

       當了5個多月的學生在六月中旬總算放了假,台灣的友人真是配合,在我考完試後來訪,讓我有一顆輕鬆的心情迎接她,今天還可以陪她到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 做一趟森林浴。兩人坐在高聳的林木下加上暖和的天氣讓人有一種不想離去的感覺,朋友的女兒靜靜陪著我們。除了友人自己對她女兒的滿意,我也為她感到驕傲。在台灣我們個自忙著自己的領域,她為演講、寫書、推廣閱讀而費心、我為美術教育而忙碌。而今兩人藉此機會有了更深入地閒談,發現我們有相似的成長背景,對孩子的教育觀念也雷同。我們慶幸對孩子教育堅持不落入表面的成就,願意讓孩子接受挫折和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而今我們的孩子皆已長大,我們心中彼此清楚,面對孩子的未來早早就已放下,因為他們擁有了健全的人格特質。就像她對女兒選擇男友的事情絕對支持,也相信她有能力找到適合的交往對象。她說得好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努力地經營,所以現在才可以享受被子女照顧的幸福。雖然我們兩人都有教育的背景,但做母親的經驗也是要不斷地學習和調整。         教育孩子其實沒有一個準則,孩子的個性除了天生的特質,小時候的養成也很重要,父母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檢討能力,才可以適時地協助孩子。就像昨天一個家長告訴我她女兒小時候,做錯事她也不生氣,只用溫和的語氣告訴她哪裡不對。但後來她發現這樣不行,因為孩子做錯事還反過來訓媽媽不該用嚴厲的口氣說話。所以她及時改變,當孩子在行為上需要協助時會很嚴肅認真地告訴她。沒錯,我的經驗也是如此,要讓孩子認真面對自己的責任時,堅決的態度是不能少的。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當父母的真是辛苦,期許這個辛苦最後都可以像我的友人還沒過半百就可以享受讓未成年的女兒帶著旅遊。

藝術創作滿足了心靈的需求

                                                                                                                            入冬以來這是第二次下雪,外面的氣溫也相對地較低,但室內和內在心靈的溫度卻是暖活的。因為經過一個月多的時間總算將回台灣半個月累積的工作稍微告一段落,難得冬天的陽光灑進屋內,激起我想作畫的衝動,拿起四個月前動筆的油畫布滿足內在的需要,雖然四個月前後院開滿玫瑰花的視覺感動已經轉換成白雪皚皚,但留在腦裡的圖像清晰,完全不會受時間的影響而讓自己有動筆的障礙。何況在圖像轉換的過程中要將寫實的形體抽離出,在於我的感覺,而非視覺的。          整個早上就在恬靜的音樂陪伴下享受了作畫所帶給我的滿足感,這樣的生活過程。讓我想到自己可以擁有繪畫的興趣,真是有福份。每當拾起畫筆時,外在的干擾就會擱置一旁,隨著畫筆和思想的結合,繁忙的心靈會在畫筆的移動中慢慢趨於平靜,常常達到忘我的境界,最後當收起畫筆心中總會泛起無限的滿足感。我想這就是藝術治療將藝術歸為治療的工具論的論據吧!            在兒童美育的功能上有藝術創作可以幫助學生紓解情緒之重要功能,這樣的功能就是要建立在學生自願並直覺地表達,也許他們開始的時候心情並不怎麼愉快。但透過整個過程他們透過畫筆宣洩出來,結果也許是一團紊亂的線條或混濁的色彩。當然也有可能他們心中充滿喜悅和無限的幻想,那結果會讓人感受到他們潛在豐富或細膩的思維,無論是何種情緒往往會在透過藝術創作過程中找到情感歸宿。因此當我們在培養孩子美術專業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創作的基本技法之學習,更不要忽視美術對情緒表達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