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6的文章

孩子的感恩勾起我的回憶

                最近兒子感謝我對他的教育,從小培養他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當他接到一個困難的案子時,他會分析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問題並解決。他因為帶了新人,才了解到有這種能力的重要,沒有這種能力的人,只有依著別人的指令執行,無法主動尋找處理問題的方法。                 在兒子還沒出生時學了學前教育,也已從事美術教育多年,這樣的經驗讓我對孩子的成長和其行為發展非常地關注。當我將學校所學應用在教學上時感覺非常地受用,也因此在當媽媽的角色時,很自然地照著書本。然而書本是一個大原則,孩子的成長過程千變萬化,他所需要配合的,不只是個人的特質問題,更牽扯到照顧者的條件。照顧者是需要盡能力提共孩子安全的成長環境,更多的陪伴,但這並不意味著就要將照顧者的全部時間給孩子,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如何獨自玩樂或完成手邊的工作。                  兒子出生,我很幸運有公婆和先生分擔照顧,因此我依舊繼續工作,只是上課的時間集中在幾天,其他時間就自己照顧。當他 在我身邊時我讓他在身邊看著我整理作品,看著我做家事,先生照顧也一樣讓他在他的工作處玩他的工具,只是注意不讓他放進嘴巴。當我們手邊的工作做完,當然該有的點心時間不會錯過,有時間也會安排帶他到戶外活動,到兒福中 心玩大型玩具和別的小朋友互動。晚上做完家事會唸書給他聽。就這樣他慢慢長大就學會了不黏我們,記得他小班時會將我們樓梯的鞋子排整齊,中班時會趁我午睡,拿椅子將廚房的檯面洗乾淨,讓睡醒的我感動不已。當 他大班 會自己看書後,書本畫筆和他自己到處找來的材料填滿他大部分的時間,爸爸媽媽已經不再是幫他解決無聊問題的對象了。在求學過程學習也是他自己的選擇,不堅持學習所得到的結果也是他自己必須承擔,我給他的觀念就是學習是他的責任是他自己的問題。成績的好壞,想讀什麼學校和科系也都他自己要負責。雖是這樣但在我的心中依舊存著疑慮,身為父母的角色是不是應該給於引導,或提供意見,如果我給予多一些鞭策會不會更好。這些疑問畢竟是不可能有答案,孩子的成長無法重來,也只有視每個家長對生命的價值觀而定。我選擇我可以接受的方式,也剛好適合兒子的特質,因此我們之間少了爭執,多了良善的親情互動。                 當兒子進入成人,面對社會的考驗我一樣放手,雖然一 開始心中依舊存有一些母性的

繪畫需要經驗的累積

繪畫需要經驗的累積不僅是技術性的經驗,生活的經驗更是不可缺少      在台灣上過四季的單元,但感覺孩子的表現讓我覺得對季節的敏感度不夠,那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對台灣南部的孩子而言,四季對應該只是時間的分野,色彩變化幾乎沒有,活動更是一樣,最多是衣著上的稍加變化。尤其是居住在城市裡,更少了植物的變化經驗,因此上過一次就不再設計。       在孩子已經有幾堂課的色彩探索經驗,想讓他們將舊經驗應用於創作上,於是在四季分明的溫哥華,試著給與四季之單元,孩子在表現時的確沒有什麼大礙,不需要太多討論,他們很容易就可以表現出來,事實我自己生活在溫哥華這些年,對每個季節的美都留下很深的印象,即使是冬天沒有下雪,灰灰暗暗的色彩也讓我有一種對生命的期待的美感。